時間:
篇(1)
摘要:農村公路是我國公路的組成部分,是廣大農村地區最主要的運輸方式,是農村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基礎設施,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實行城鄉一體化的發展戰略,橋梁建設對于農村公路建設尤為重要,也有效的發展了我國農村經濟,但在實際中,在多種因素的影響之下,導致農村公路橋梁出現了不同的病害問題,嚴重的影響了農村經濟的發展。
關鍵詞:農村公路橋梁;病害問題;養護管理措施

引言
公路上的橋梁受到交通荷載、自然環境、養護管理等因素的影響,導致混凝土脫離、鋼筋銹蝕以及伸縮縫變形損壞等病害,影響了結構的耐久性,需要找出病害成因進行養護管理,延長公路橋梁的使用年限。
1、農村公路橋梁病害分析
1.1裂縫病害
橋梁混凝土裂縫為常見病害類型之一,當產生此類病害時,需要找到本質原因,才能將問題加以解決,降低橋梁存在的安全隱患。鋼筋混凝土結構容易產生裂縫,產生裂縫的原因與設計、施工、使用等多方面的因素有關。例如,地質勘探不精、設計粗糙等,施工時使用的混凝土原材料不符合設計要求或工序控制不嚴等,使用過程中的養護不當甚至不養護,或者車輛超載現象嚴重等,都可能導致橋梁出現裂縫。對此,應對實際裂縫展開分析,找出裂縫形成原因,制定出治理措施,才能解決裂縫問題,保證橋梁使用安全。
1.2支座和伸縮縫損壞
通常橋梁會在橋臺、橋墩等位置頂部設置支座,作為橋梁重要結構部分,起到傳遞橋梁自重以及活載等作用。支座結構能夠隨著橋梁承重不同產生變位,因此其質量對安全性能可產生較大影響。引發支座病害的主要因素有支座本身的質量、溫度、重力及使用時間的長短等因素,導致橋梁板伸縮,當伸縮量不均衡時,就會導致支座發生移動。同時施工環節支座質量有問題,也可能造成安全隱患。橋梁端部通常都會設置伸縮縫,當橋體混凝土結構出現破損時,就會對伸縮縫產生影響,進而影響梁板伸縮,甚至導致底板出現裂縫,形成嚴重的安全隱患。
1.3鋼筋銹蝕
公路橋梁鋼筋為主要原材料,當混凝土結構產生裂縫時,就可能造成鋼筋銹蝕,受到銹蝕的鋼筋橫截面積逐漸減小,導致其承載力減弱,增加交通安全隱患。產生銹蝕的主要原因為施工時鋼筋附近的混凝土未振搗密實、保護層厚度不夠、未參加阻銹劑等,導致鋼筋受到雨水侵蝕產生銹蝕,另外冬季使用融雪鹽等清除積雪,也會造成鋼筋腐蝕。
2、農村公路橋梁病害分養護管理措施
2.1橋面補強
橋面補強加固方法主要是為了解決公路橋梁中出現的裂縫、剝離以及抗彎能力差等問題。首先,傳統的舊橋面受到施工材料、施工技術等因素的影響,橋面的整體性較差,在風吹日曬以及車輛長時間碾壓之后,很容易出現橋面板斷裂問題,橋面板斷裂無法修復,因此只能通過重新澆筑混凝土或者運用“白改黑”技術重新加固橋面。首先,橋面補強就是在原有的橋面上重新鋪設混凝土,提高橋面的整體性和承壓能力[3]。
在進行修補之前要清理原有橋面上破損的混凝土,如果橋面破損嚴重,需要鑿除原有的橋面并錨入短鋼筋(改成“并植筋”),或者(“或者”應該刪掉吧?)分布鋼筋網讓橋面能夠均勻受力,進而提高橋面的整個承載力。其次,在清理完舊的橋面后再鋪設混凝土補強層。
2.2落實鋼筋銹蝕保護
橋梁使用過程中,常出現混凝土裂縫鋼筋銹蝕的問題,嚴重時威脅橋梁安全,對此應落實鋼筋防銹蝕工作,注重日常養護。在具體保護過程應該注意以下兩方面:(1)定期和不定期檢測橋梁混凝土裂縫,對混凝土中有鋼筋的部位進行分析,及時進行鋼筋銹蝕處理。針對部分橋梁底板位置的鋼筋出現較為嚴重腐蝕問題時,可邀請檢測單位對橋梁進行檢測;不能滿足使用要求或存在安全風險隱患時,要請設計單位進行維修,加固或更換梁板設計。(2)當處于雨雪等極端氣候時,應及時做好公路橋梁地面的清理工作,使用機械清理積雪,適當撒環保類型的融雪劑,降低積雪對公路橋梁的鋼筋的腐蝕影響。
2.3加固橋梁結構,做好裂縫修補
公路橋梁出現病害的主要原因是橋梁的結構不夠穩固,需要進行加固,一般來說,加固的結構主要包括以下兩個部分:一是加固橋后臺。要先清除橋臺后座上路面,利用預制板來代替,預制板是由鋼筋混凝土制成,屬于單向制作,而且具有較高的強度,可把其放置于兩側的墻上,與橋面之間保留一定的空間,以對橋后臺結構進行保護;二是加固主拱圈?稍诠窐蛄涸瓉碇鞴叭Φ某叽缁A上進一步加大,根據實際情況來改造其拱形頂部,以便于使其承受力更強,能夠承載更多的荷載。主拱圈結構尤其特殊的作用,基于此應當充分利用鋼筋網的作用,實施有效的噴射工作,使公路橋梁的整體結構都得到進一步鞏固,提升其強度。
2.4重視支座伸縮縫管理
針對支座問題,可強化使用環節的維護管理,定期清除縫隙雜物、周圍垃圾、積雪等,并做好除銹防腐工作。保證支撐墊板牢固,保證支座處于合理的位置,將橋面應力進行放散。伸縮縫病害也是公路橋梁常見病害之一,在公路橋梁養護管理階段,應重點對伸縮縫展開管理。針對已損壞的伸縮縫,及時進行更換處理,保證其質量。
對于沉降問題導致的伸縮縫的異,F象,可保留原有伸縮縫,對公路橋梁地基結構展開整修、加固等,保證其穩定性。同時在養護管理環節,應落實各項養護措施,如定期對伸縮縫中的硬物、垃圾等進行清理,防止其對道路、橋梁等伸縮縫造成傷害。使用高強速混凝土對伸縮縫展開修整,防止其裂縫范圍進一步擴大而對伸縮縫性能產生影響。
2.5碳纖維布加固法
碳纖維布是一種輕便、耐腐、抗拉力強的新型建材,能夠改善公路橋梁的裂縫,并且適用于不同的公路橋梁構件,應用范圍較為廣泛。首先,碳纖維布加固法相對簡單,容易操作,只需要將碳纖維貼在受拉的混凝土表面即可,讓碳纖維與原有的鋼筋混凝土結構形成一個整體,碳纖維與鋼筋共同承受拉力[4]。其次,在使用過程中要注意控制碳纖維布的量,過多過少都會影響使用效果。
2.6合理養護混凝土結構
為解決公路橋梁出現的裂縫問題,需要找出裂縫產生的主要原因,并對橋梁結構的混凝土強度、穩定性等展開綜合分析,重視結構的養護。養護時先調查公路橋梁中混凝土強度等級,使用專業儀器對裂縫展開測量,根據測量結果展開等級評定,確認裂縫發生原因;并與標準值對比,當等級和標準不符時,需要采取適當的養護措施。
2.7完善農村公路橋梁養管理制度
建立符合農村公路橋梁管理養護制度,通過專業人員進行系統的管理。定期進行檢查以及維護,提升管理的規范性。做好施工養護人員的定期培訓管理,提升工作人員專業性。做好關鍵技術以及施工的技術交底,使得養護人員了解農村公路橋梁養護的重點以及關鍵內容,合理的開展日常養護管理。提升工作人員的監督管理能力,提升責任意識,通過科學的方式進行養護工作的日常管理,保障養護工作有序開展;根據要求進行巡檢,并且做好記錄。
橋梁建設論文范例:道路橋梁工程的原材料試驗檢測技術
結束語
在我國設計經濟的發展中,農村經濟得到了充分的發展,農村公路交通系統的發展。在實際中,其具體特殊的功能,受到建設、自然因素以及各種因素的制約與影響,會導致公路橋梁出現各種隱患問題,進而縮短了橋梁的應用壽命,降低了整體的性能,為了有效的提升農村公路橋梁的整體性能,提升交通安全性,有效、合理的分析橋梁病害的成因,并對病害進行適當處治和養護,對我國鄉村公路功能起到關鍵的作用,帶動社會經濟發展。
參考文獻
[1]王繼平.公路橋梁病害成因及養護管理[J].交通世界,2018(31):90-91.
[2]倪曉飛.探討城市橋梁病害和養護維修相應措施[J].智庫時代,2018(47):135+143.
[3]張艷敏.農村公路橋梁病害分析及養護管理措施[J].交通世界,2018(22):78-79.
[4]楊明.淺析公路日常養護中橋梁病害成因及處治措施[J].山西建筑,2018,44(18):146-147.
[5]孫文學,李維尊.淺談公路橋梁病害成因及養護管理[J].建材與裝飾,2018(27):271.
作者:祁勝元
篇(2)
摘要:本文以道路橋梁工程施工中的常見病害與處理技術為探討主題,針對當前道橋工程項目技術作業的發展現狀,指出其中存在的路面鋪裝層出現裂縫、路橋地基不均勻沉降與橋頭破損等質量問題,從混凝土裂縫修補、路基沉降處理與噴錨施工三方面分析處理技術的具體應用方法,為道橋工程項目建設的優化發展提供可行性建議。
關鍵詞:道路橋梁工程;常見病害;施工處理技術

引言:質量可靠的道路橋梁工程施工建設是確保過往車輛與人流通行安全的基礎與關鍵所在。但從大部分道橋工程的實際作業情況來看,依然存在較多的病害問題,對整體項目的施工效果產生嚴重的負面影響。與此同時,在天氣與環境等外部因素的干擾下,道路橋梁很容易出現裂縫或沉陷等現象,掌握有效的施工處理技術對工程建設的順利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1 道路橋梁工程的常見病害
1.1路面鋪裝層出現裂縫
在施工現場的環境溫度出現明顯變化或大幅落差時,道路橋梁的內部結構與材料會受到一定影響,從而產生大小不一、形狀各異的裂縫。半剛性結構是現階段我國大部分橋面鋪裝層的主要建造形式,有利于增強橋梁整體的承載性能,并使其保持持續的穩定狀態。但溫度等外部因素會對結構的實際應用效果帶來干擾。以北方地區的道路橋梁工程為例,大幅度的氣溫變化顯著增加了路面結構出現裂縫的幾率。除此以外,在通行車輛逐漸增多的情況下,也會影響或損害道路橋梁質量,導致其出現裂縫[1]。
1.2路橋地基不均勻沉降
路橋地基不均勻沉降的問題在道路橋梁工程項目施工過程中較為常見,主要是由于路面各部分的實際荷載或受力不均勻,受到外力作用,從而產生一定程度的沉降現象。除此以外,在鋪設道路路面前,沒有全面地勘察施工地質情況、未能合理地處理軟土地基也是使得路基容易發生沉降的主要因素,技術工藝操作不規范、整平處理不到位均會為工程的建設埋下安全隱患,引發后續一系列的質量問題。不平整的道路路面不僅會大幅削弱車輛的行車舒適度,還可能發生橋頭跳車等事故,嚴重時破壞路面與橋梁的連接部位,損害橋梁主體的內部結構。
1.3橋頭破損
在道路橋梁工程作業過程中,橋梁梁端發生形變是橋頭破損的主要形式,屬于常見的質量問題之一。破損的橋頭使得橋梁梁端的應力結構發生改變,穩定性遭到破壞,不僅會對過往車輛的通行安全產生危害,還有可能威脅到行人的人身安全。使用質量不達標的施工材料、作業技術不規范是導致橋頭出現破損的主要因素。在工程施工方案的設計階段,選用符合質量標準的建設材料是首要前提,以提升橋頭的抗沖擊能力與承載性能。若材料質量存在缺陷,必然會使得橋梁結構的支撐性能被大幅削弱,從而引發橋身的破損與斷裂[2]。
2 道路橋梁工程病害問題的施工處理技術
2.1混凝土裂縫修補技術
在修補道路橋梁上的裂縫時,施工人員需首先考察裂縫的實際深度、寬度與影響面積,結合具體的作業環境與技術設備條件,選用適宜的處理方法。以低壓注泵修補法為例,其一般用于處理路面鋪裝層的裂縫問題,利用混凝土或其他施工材料充分填補裂縫,修復破損路面。實際上,路面裂縫的程度不同,處理方法也存在一定差異。若裂縫寬度不超過2cm,只需暫時封閉相應的路面,采取針對性的技術手段修復裂縫即可。若裂縫寬度超過2cm,則可以采用灌注環氧樹脂膠的作業方式,有效處理路面鋪裝層的開裂問題,逐步縮小裂縫的開裂程度與影響范圍。
2.2路基沉降處理技術
橋梁加固增強技術的合理運用能夠有效處理路基沉降不均勻等質量問題,例如,將高強度的粘黏材料等覆蓋在路基上,充分粘合路基結構的內部材料與外部材料;蛘邔⒙坊匿摻钆浔扰c橫截面積等適當增加,使得橋梁基礎更加趨于穩定。還可以優化道路橋梁的結構體系,使得混凝土路基的抗拉性更強,針對性地調整整體結構的應力狀態。
處理道路橋梁的沉降路基還需結合其實際的下沉程度,若路面屬于高度沉降情況,盡量選擇灌注或置換的處理方法,將水泥砂漿等材料填筑在路基基礎內,將地下軟土與混凝土材料充分融合并加固,最后進行壓實作業,確保道路路基的穩定性有效增強;蛘呃眉壟渌槭c礦石等置換原有路基內的軟質土體,此類材料具有更好的力學性能,能夠切實強化道路基礎的承載能力。在進行碾壓作業時,需借助壓路機等專業設備,針對重點的施工區域予以反復碾壓。若道路橋梁的路基沉降程度較淺,在處理時只需采取普通的修補技術方法即可[3]。
2.3噴錨施工技術
噴錨技術是處理橋梁工程橋頭破損病害問題的常用方法,相比與一般的加固技術,噴錨技術的實際應用效果更好。其主要采用模板加固的技術模式,借助噴射機等專業的噴錨設備,將適量的硅膠材料噴射到裂縫與橋頭破損的部位,發揮材料的粘接作用,不僅能夠在短時間內形成較高的粘黏強度,還可以有效提升內部結構的穩定性。硅膠材料在處理破損或裂縫問題上具有一定的優勢特點,其柔韌性能更好、形成的強度與硬度較為適中,在粘接橋體時更簡單易行。
建筑論文投稿期刊:《智能城市》Intelligent City(月刊)中文,大16開,出版地:遼寧省沈陽市,2015年創刊,是國內公開發行的學術類期刊。以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和“雙百方針”,理論聯系實際,開展教育科學研究和學科基礎理論研究,交流科技成果,促進學院教學、科研工作的發展,為教育改革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做出貢獻。
結束語:城市現代化的發展進程不斷加快,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道路橋梁等基礎交通設施的使用負擔。道路橋梁工程的建設質量和施工成效與人們的日常生活與出行安全緊密相關,為了有效地處理道路橋梁常見的病害問題,應全面分析并探究產生原因與潛在的影響因素,選用適宜的處理技術方法解決質量問題,提高道路橋梁工程項目建設的安全性。
參考文獻:
[1]楊瑞祺.市政道路橋梁施工的質量控制及管理策略[J].工程建設與設計,2019(24):229-230.
[2]邵繼有.道路橋梁工程的混凝土施工技術要點分析[J].智能城市,2019,5(24):168-170.
[3]彭振義.探究市政工程橋梁的現場施工技術應用[J].中小企業管理與科技(下旬刊),2019(12):140-141.
作者:張猛 1 劉軍 2 王濤 2
篇(3)
摘要:隨著我國社會經濟的高速發展,也促進著道路道橋的蓬勃發展,道路營運過程中暴露出多種橋梁病害,在很大程度上影響橋梁營運安全、縮短橋梁使用壽命。道路橋梁病害與建設材料的使用及施工工藝的選擇密不可分。因此,在工程實施中加強工程質量的控制及施工工藝的改善顯得尤為重要,深入了解橋梁病害造成原因可以從源頭杜絕病害產生,了解病害能更加準確迅速的找準病害正確進行加固修復。
關鍵詞:道橋工程;病害問題;施工處理技術

1解析道橋工程施工中經常遇到的病害問題
1.1樁基不均勻
道路橋梁樁基不均勻沉降是一個常見橋梁病害,造成病害主要原因:埋置深度(嵌巖深度)不夠、孔底沉渣超標及不良地質因素等,埋置深度引起不均勻沉降主要是地勘資料不準確,要求采用逐樁鉆探地勘單位僅取代表性數據,地勘資料不準確時現場技術人員經驗不足忽略挖孔記錄及樁底巖石單軸抗壓強度,再次忽略埋深或嵌入中風化巖層深度,施工荷載、恒載及車輛荷載長期作用導致橋梁樁基不均勻沉降;旋挖鉆、沖擊鉆成孔在混凝土澆筑前孔底成渣大于5cm,未徹底清理直接澆筑砼,樁底存在軟弱夾層,后期工況作用下出現不均勻沉降;部分樁位布置于不良滑坡地質段落上,施工期間擾動原有巖層平衡,也是導致樁基不均勻沉降原因之一。
作者:張甫林
1.2裂縫病害
橋梁工程在長時間使用期間經常出現裂縫病害,造成這種問題發生的主要原因是混凝土的抗壓能力差,并且承載能力超過了其所能承載的負荷。其次大體積混凝土水化熱期間混凝土內部溫度未有效控制;炷僚浜媳人冶人涠容^大諸多因素導致結構物出現裂縫問題。
公路橋梁論文范例:公路橋梁施工現場安全管理技術研究探討
1.3橋梁伸縮縫問題
目前橋梁伸縮縫施工需將瀝青路面及高于設計高程混凝土整體切斷清除,清理遺留建筑垃圾安裝伸縮縫,伸縮縫鋼筋與預埋鋼筋一一對應,焊接牢固澆筑鋼纖維混凝土,達到養護強度安裝橡膠條,再開放交通。然而,工程建設期間,部分伸縮縫安裝僅切除瀝青路面部分,高于高程的混凝土及建筑垃圾未清理,鋼筋焊接隨意,未矯正或重新植筋焊接,混凝土未加入鋼纖維,強度不足就開放交通等諸多因素造成伸縮縫壽命期短。
2概況
某項工程路橋區域東西最長的地方達到30.3公里,南北最寬的地方有15.8公里;總面積有263平方公里;平均海拔3米左右,地形為平原,其建設過程中出現一些病害問題:樁基不均勻、裂縫問題等,因此針對這些病害問題提出這些施工處理技術。
3探究道橋工程的常見病害的施工處理技術
3.1優化道橋工程設計工作
為了更好將道橋工程的穩定性加強,需要從根源上將病害問題處理掉,加大對工程項目的管理力度,優化工程設計。在現代橋梁工程發展中出現病害的原因。很多道橋工程進行設計期間,設計師考慮的并不全面,導致道橋工程從根源上就存在安全問題。
所以對道橋工程進行設計過程中,要求有關工作人員提前對工程項目進行勘察操作,對施工期間的實際狀況進行全面了解,設計期間還要規避這些病害問題的發生,為后期實際建設奠定良好基礎,使道橋工程能夠順利進行。其次,還要加大對施工材料的選擇和使用,選擇的建筑材料要達到我國相關規定和標準,滿足工程項目建設要求,基于此,可以有效將道橋工程的施工質量和工作效率提高,這類工程項目建設成本進行合理把控,為其創建更多的經濟效益。
3.2建立完善的施工技術管理體系
施工企業對施工方案進行確認過程中,需要根據有關規章制度開展,嚴格借鑒技術管理體系進行操作。施工企業根據實際發展狀況,建立施工技術管理體系,為規避道橋工程經常遇到的病害奠定良好基礎,工程項目的施工技術管理體系建設期間需要科學規劃施工單位工作人員以及管理者等各方面職責和業務,并使這些主體之間建立對應聯系,為順利進行工程項目建設提供良好條件。對于道橋工程建設的實際需求而言,可以形成更詳細的技術方案,將規劃設計以及引導工作做好,把實際的工作落實到每個階段當中,推動管理者和施工人員的互相配合,降低不必要的質量問題發生。
3.3道橋工程路基沉降問題以及處理技術
一般情況,為了將道橋路基沉降的問題降低下來,就要使用更高效的加固方案進行處理,比如在道橋工程建設當中,一般都會在道路外面鋪蓋一層材料,使路基應力結構能夠具有完整性。若道路路基發生下沉情況,施工者可以結合其下沉量來確認下沉等級,采取跟之相匹配的施工處理技術。
若工程項目的路基下沉量非常小的情況下,為了更好將路基下沉問題減少并降低對公路的不利影響,工作人員可以對路面進行修補工作,若發生比較嚴重的路基下沉問題,則要仔細根據下沉病害處理的流程開展建設,澆灌適量的建筑材料并進行有效壓實操作,這樣可以使用置換方法進行建設。澆灌水泥漿的時候,工作人員需要針對性的開展澆灌,使路基承載能力有所加強。
3.4選擇橋梁加固和修復技術
對目前道橋工程經常出現的下沉不均勻情況,產生了對應的到橋加固以及修復技術,這項技術的產生主要是對混凝土建設當中的澆筑操作,最終的目的是為了將混凝土材料的整體內部溫度進行合理把控,這項技術的實施重點就是對混凝土材料整體溫度進行把控和調整,所以如果外界溫度一直保持非常高的情況下,就要建立對應的遮陽棚,以免陽光直接照射材料。
除此之外,對混凝土材料實際進行振搗期間,對于已經完成初次澆筑的道橋層面而言,需要確保其完全凝固前期進行二次振搗。除此之外,實際建設期間需要對水平方向的鋼筋材料直接所留出來的空隙和含水量做出對應把控,由此來確保整體工程項目的強度。若道橋工程項目建設期間出現裂縫問題,若裂縫寬度比規定范圍小,就可以在完全清理烈風附近環境的情況下運用指定材料對裂縫表面進行涂抹操作。用這樣的方法能夠有效將裂縫再次發生的概率降低。
3.5侵蝕病害施工處理技術
在路橋工程施工過程中,可以在鋼筋表面施涂保護層,也可以采用電化學方法對鋼筋進行保護。同時應注意路橋土層和材料對鋼筋的腐蝕作用。對可能出現的腐蝕區域應及時采取有針對性的措施。對既有銹蝕鋼筋,可采用噴砂法處理,以保證鋼筋性能滿足橋梁工程質量要求。對于其他侵蝕病害,在路橋工程施工過程中應注意工程材料的質量檢驗。若已發生侵蝕病害,現場技術人員應結合路橋工程的結構特點,通過相應的檢查檢測工作,準確判斷病害區域,然后對問題區域進行清理,用環氧砂漿封閉病害區域,并采取有效措施防止糜爛病復發。
4結語
路橋工程是一項比較系統、龐大的工程,在具體的施工過程中會受到諸多因素的影響。即使嚴格按照具體要求施工,工程質量達到標準,在長期使用過程中也會產生一些質量問題。因此,對于路橋工程施工中存在的病害,建設單位應予以充分重視,積極運用有效的施工處理技術,做好病害防治工作,進一步提高路橋工程的性能和使用壽命,確保路橋工程安全穩定運行。
參考文獻:
[1]王建超.道路橋梁工程的常見病害與施工處理技術研究[J].工程建設與設計,2019(4):155-156.
[2]孫欣.市政道路橋梁工程的常見病害與施工處理技術探究[J].綠色環保建材,2019(5):117+120.
[3]運博. 探討道路橋梁工程的常見病害與施工處理技術[J]. 工程建設與設計, 2018(12):109-110.
[4]周凱. 淺述市政道路橋梁工程的常見病害與施工處理技術[J]. 建筑與裝飾, 2020, 000(002):P.116-117.
[5]啟耀 王, 祥 付. 道路橋梁工程的常見病害與施工處理技術探究[J]. 建筑技術研究, 2018, 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