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 分類:經濟論文 瀏覽次數:
摘 要:自從 2022 年北京冬奧會申辦取得成功之后,冰雪運動開始被越來越多的人所了解和參與,全國多個地區也開始重點關注冰雪資源的開發,紛紛致力于冰雪運動的發展,如今我國冰雪運動迎來了新的發展機遇。該文運用文獻資料法、SWOT 等研究方法,首先對我國雪地排球的發展態勢進行全面分析,然后在此基礎上探索出我國雪地排球的發展對策,期望籍此能夠為推動與促進我國雪地排球的可持續發展提供借鑒與參考。

關鍵詞:雪地排球;冬奧會;發展對策
我國在 2015 年成功取得 2022 年北京冬奧會的舉辦權之后,針對冰雪運動的發展頒布制定了多項政策制度,為全國各個具備相應條件的地區深入全面地開展冰雪運動提供足夠的政策指導與支持。如今我國冰雪運動迎來了嶄新的“冰雪熱”發展時期,各種各樣的冰雪項目也開始在我國得以開展,其中也包括雪地排球。雪地排球是一項盛行于歐洲的體育項目,但是在我國卻是一項新興體育項目,由于發展時間較短,因此在我國的發展水平不是很高。因此,在冬奧會背景下,研究我國冰雪運動的發展態勢及其可持續發展對策,既能夠進一步增加雪地排球項目在我國的推廣力度,又能夠為冬奧精神的傳播提供助力。
1 我國雪地排球發展態勢分析
1.1 我國雪地排球運動的發展優勢
雪地排球在我國發展的優勢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雪地排球具有非常大的商業價值、娛樂價值與教育價值。雪地排球賽事舉辦期間,各種媒介都會對賽事進行報道,而比賽現場所用的運動器材、運動服裝、護具、飲料以及運動補劑等都蘊藏著非常大的商業價值。另外,雪地排球賽事的舉辦還能促進當地經濟的發展。雪地排球具有娛樂價值,人們在參加雪地排球的過程中,能夠愉悅身心、豐富業余生活、緩解身心壓力。雪地排球還具有教育價值,參加雪地排球需要熟練掌握雪地排球相關理論知識、攻防技術,這充分體現了雪地排球的教育價值。
(2)雪地排球賽事的舉辦規模逐步擴大。雪地排球在奧地利興起之后,便開始迅速在歐洲的各個國家廣泛開展,各種規模、級別的雪地排球賽事也開始逐年增加,該項目開始受到全世界越來越多排球愛好者的關注。與此同時,近幾年來,我國也開始積極開展雪地排球賽事活動,吸引了大批國內排球愛好者的關注,這為我國雪地排球的可持續發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3)作為新興體育項目的雪地排球具有較大的吸引力與關注度。雪地排球運動本身就具有明顯的休閑性、娛樂性、時尚性與新穎性特征,寒冷的氣候條件以及開展比賽的雪地場地都為雪地排球賦予了新的特色,運動員在雪地上進行大力扣殺、攔網、飛奔救球等過程中產生了強烈的藝術美感,這是室內排球、沙灘排球等項目難以比擬的。另外,雪地排球還能充分體現排球項目的激情與樂趣,能夠為觀眾帶來全新的視覺體驗與強烈的藝術美感。
1.2 雪地排球運動的發展劣勢
我國雪地排球運動發展的劣勢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雪地排球運動的場地基礎設施比較匱乏,群眾對雪地排球的認知度與參與度都比較低。如今我國只在 2019 年的首屆國際雪地排球邀請賽中對雪地排球的場地進行重修,卻很少建設其他符合標準的雪地排球場。另外,由于雪地排球項目主要在冬季的室外環境下開展,對開展條件有著較高的要求,大大限制了雪地排球場地的建設。由于場地的限制,人們難以親身參與并體驗雪地排球運動,大多數人只是通過互聯網、電視、報紙雜志等媒介接觸、了解雪地排球,很少有機會在現場直接觀看比賽,這就導致社會大眾對該項目的認知度與參與度都不夠高。
(2)宣傳雪地排球的媒體數量較少,對雪地排球的宣傳力度不夠大。如今國際上的雪地排球賽事主要由專門的體育中介公司、體育用品贊助商負責整個賽事活動的具體舉辦工作,并提供相應的資金與物質支持,并且一些網絡、電視等媒體也對賽事進行了宣傳報道。然而,相對于國外,我國在雪地排球賽事方面的宣傳力度遠遠不夠,缺乏足夠數量的社會主流媒體進行宣傳,同時也缺乏具有影響力的體育中介公司、贊助商的支持,雪地排球賽事無論是在賽前,還是賽后,都缺乏足夠的宣傳與報道,這導致雪地排球賽事在我國的影響力遠不如國外。
1.3 我國雪地排球運動發展面臨的機遇
當前我國雪地排球運動發展過程中所面臨的機遇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國際排聯與歐洲排球聯合會的高度重視。國際排聯已經在其官網上正式設立了雪地排球頻道,而且還制定了《2018-2020 雪地排球競賽規則》。早在 2015 年,歐洲排球聯合會將雪地排球納入官方運動中。在國際排球與歐洲排球聯合會的共同推動下,雪地排球運動賽事規則得以不斷完善,引起了世界各國對雪地排球的重視。
(2)其他排球賽事的開展為雪地排球賽事的發展提供了良好的基礎。如今排球運動在我國有著非常重要的地位與價值,而且氣排球等軟式排球的出現也更大程度地滿足了人們參加排球項目的需求。另外,沙灘排球也是我國全國運動會中的一個重要比賽項目,在我國具有廣泛的群眾基礎。作為排球運動的一種新形式,雪地排球在技術動作要求、戰術配合等方面都與室內排球、沙灘排球之間有著很多共同點,因此,室內排球與沙灘排球的發展也為我國雪地排球的推廣與發展提供了良好的基礎。
1.4 我國雪地排球運動發展面臨的挑戰
目前我國雪地排球運動發展過程中所面臨的挑戰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1)地理條件與氣候環境制約了雪地排球的發展。由于我國不同地區的氣候條件存在較大的差異性,因此如今我國雪地排球運動的發展存在著明顯的地區差異性,雪地排球賽事的舉辦地主要在東北地區。因此,由于氣候條件與地理環境對冰雪資源的限制,我國雪地排球項目在全國范圍內的推廣與開展受到了很大的限制。
(2)雪地排球相關專業人才不足,缺乏健全完善的人才培訓體系。由于我國雪地排球發展時間較短,還沒有形成完善的人才培養體系,雪地排球運動開展所需的教練員、運動員、裁判員、場地工作人員等都還十分匱乏。
(3)其他賽事品牌的建立與發展對雪地排球運動的發展造成了較大的沖擊。我國乒乓球、籃球、排球等項目基本建立了職業聯賽,建立了獨特的賽事品牌,而且 NBA、NFL、MLB 等諸多國外著名賽事也紛紛進入中國市場。而我國雪地排球發展時間較短,還沒有形成自身的賽事品牌,這對于作為新興體育項目的雪地排球而言具有一定的威脅性。
2 我國雪地排球運動的發展對策
2.1 加強雪地排球運動的總體發展規劃
我國有必要加強對雪地排球運動的總體發展規劃。首先,充分利用東北地區得天獨厚的冰雪運動發展優勢,通過多樣化的舉措引導相關體育人才投入到雪地排球運動中;其次,通過以點帶面的方式,實現雪地排球由東北黑龍江省逐步向北京、張家口等地區進行輻射發展,最終實現雪地排球在全國范圍內的廣泛開展;最后,充分利用冰雪資源建設更多標準的雪地排球場地,積極打造冰雪特色小鎮,充分實現冰雪旅游與體育運動的有機結合。
2.2 構建賽事品牌,利用名人效應加強宣傳
可以通過構建雪地排球品牌賽事、充分利用名人效應,加強對雪地排球的宣傳。首先,構建國際化的雪地排球賽事品牌;其次,充分利用名人效應。可以邀請排球運動領域中具有影響力的明星人物對雪地排球進行宣傳,例如,平昌冬奧會所舉辦的“雪排之夜”上,就邀請了很多排球明星,主要有來自巴西的2004 年奧運會金牌、2008 年與 2012 年奧運會銀牌得主吉爾伯托,來自塞爾維亞的悉尼奧運會男排冠軍格爾比奇,來自韓國的 2012 年奧運會女排 MVP 的金軟景,我國沙灘排球名將薛辰等;最后,加強冰雪項目與相關綜藝節目的聯合,共同設立冰雪綜藝節目。
2.3 充分利用互聯網,借鑒成功經驗
互聯網技術的高速發展為雪地排球的宣傳與推廣提供了更多的支持,例如,可以通過微信、微博、抖音、QQ 等平臺加強對雪地排球的推廣,為廣大雪地排球愛好者的交流互動提供平臺,以便于人們快速了解雪地排球賽事相關信息,而且雪地排球教練員、運動員、裁判員等主體可以利用互聯網深入全面地了解雪地排球相關知識、技能及其發展動態。另外,我國在發展雪地排球時可以借鑒西方國家的先進經驗。例如,國外在官網中開設有專門的雪地排球巡回賽欄目,并且在欄目中設置了雪地排球賽的參賽名單、賽事回放、賽事結果、賽事排名、賽事地點等基本信息,能夠為人們了解賽事相關情況提供良好的服務平臺。
2.4 加強專業人才培養,完善賽事制度
雪地排球運動要求與競賽規則都比較嚴格,特別是由于三人制比賽規則的限制,不需要設置二傳、主攻、自由人等位置,這就需要運動員具備更加全面的排球技術與足夠的戰術配合意識。在對運動員進行培養時,既要注重其排球技術的訓練,也要注重其雪上適應能力的提升,可以從各項國際賽事、各省隊排球運動員中抽調具備高素質與高水平的排球運動員,結合我國實際,借鑒國外先進經驗,制定具有針對性的雪地排球人才培養方案。另外,還應該加強對雪地排球賽事制度的完善,營造熱烈的競技氛圍。這就需要相關體育組織制定完善的雪地排球賽事章程,構建和諧的賽事環境。而且雪地排球的比賽場地主要為冬季戶外環境,需要運動員在寒冷的雪地上完成排球運動的各項技術動作,因此,在規劃、布置雪地賽場時,應該充分體現雪地排球的休閑性、娛樂性特征,充分體現雪地排球個性化的賽事氛圍,為觀眾帶來豐富的觀賽體驗,使其充分體驗到雪地排球運動獨特的魅力。
參考文獻
[1]劉平江,馬思遠,金媛媛,郝曉岑.基于 2022 年冬奧會視域下北京市青少年冰雪運動發展研究 [J]. 南京體育學院學報,2019,18(7)17-23.
[2]馬中銀,孫麗.東北三省開展雪地排球運動的可行性及策略研究[J].當代體育科技,2019,9(28):252-253+256.
[3]王靜,胡萍,高子璇等.冬奧會背景下我國雪地排球運動發展策略[J].冰雪運動,2020,42(02):57-62.
[4]韓重陽,曹怡然,馬棟棟等.我國雪地排球運動的 SWOT 分析與推廣策略[J].青少年體育,2019(11):136-138.
作者簡介院趙衡(1978.07—),性別:男,研究方向:體育教學與訓練。

數據庫:SCI
ISSN:2045-2322
刊期:進入查看
格式:咨詢顧問

數據庫:SCI
ISSN:0284-1851
刊期:進入查看
格式:咨詢顧問

數據庫:SCI
ISSN:2352-4928
刊期:進入查看
格式:咨詢顧問

數據庫:SCI
ISSN:0169-4332
刊期:進入查看
格式:咨詢顧問

數據庫:SCI
ISSN:0960-7412
刊期:進入查看
格式:咨詢顧問